周一下午,纽约唐人街居民举行集会,抗议市政府在华人社区修建多个游民收容所和监狱。
“1976年,唐人街修建了最后一栋经济适用房。自那以后,这里建起了一所又一所游民收容所。”坚尼路以南邻里联盟(Neighbors United Below Canal,NUBC)创始人李卓勋(Jan Lee)表示:“我们受够了!他们现在又想重演这一套把戏。先是建起一座监狱,接下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监狱接踵而至。”
李卓勋直言,华人社区已不堪重负,居民们早已厌倦了游民收容所和监狱所带来的负担和影响。
纽约州高等法院华裔法官凌德丽(Doris Ling-Cohan)在集会上致词时表示,“这个社区仍在遭受疫情带来的经济及情感方面的打击,我们无法承受更多。”
在当天的集会中,参与者批评市政府正在浪费纳税人的血汗钱,应该将高昂的收容所建造费用花在建设更多老人住房或教育上。
就在集会前的几天,市政府刚刚取消了在华埠开设游民收容所的计划。批评人士指出,这一举措极有可能导致反亚裔仇恨犯罪进一步升级。
然而,被取消修建的只是该市提议在唐人街建造的三大收容所之一。
此外,市政府正在拟建的一座规模更大的游民庇护所,就在离李尤娜 (Christina Yuna Lee) 遇害地点仅有几步之遥的格兰街(Grand Street),
格兰街231号收容所地处唐人街的核心地段,是当地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,距离收容所半英里(约800米)范围内,共有6所日托中心和学校。
消息人士透露称,格兰街收容所计划设有94个床位,24小时开放,没有宵禁,允许注射毒品,收容1级和2级性犯罪者。
为阻止修建这座收容所,社区保护和改善联盟(Alliance for Community Preservation and Betterment,ACPB)进行了多次集会示威,向社委会与政客传达华埠民众不满游民所泛滥的声音。
经过两个多月的反抗,纽约市曼哈顿第二社区委员会终于在4月26日晚间11点,全体表决通过反对修建格兰街231号游民所的决议。
ACPB主席李翠珊(Susan Lee)受访时表示,这一决议对社区来说算得上是个“重大的胜利”,但这场抗争还远没有结束。
作为上届政府关闭赖克斯岛监狱系统计划的一部分,该市正计划在原曼哈顿拘留中心处建造一座摩天监狱,这将成为唐人街最高的建筑。
居民们担心在收容所方面的让步,会被政府用作继续推进修建摩天监狱的谈判筹码。
“这是一种刻板印象,也是对华人的污名化,”居民Thomas Lo无奈地表示,“我们遵守法律,兢兢业业,只为避开那些不稳定的因素。然而泛滥的收容所与监狱早已超出唐人街所能承受的极限。”
纽约市政府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说:“我们的目标始终是与社区合作,了解他们的需求。并在五大行政区公平地分配及分摊收容所,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民众提供服务。”
社区居民们对市政厅开始倾听他们意见的行为表示肯定,并希望可以继续保持对话。
来源: “遇见纽约”微信公众号新闻
编译:Duke Yu